繼上篇「為什麼要學理財? 理財入門的重要觀念整理」後,
個人認為如果要學理財,在那之前一定要有基本存款,
才能夠做後續的投資運用,
因此時隔一年,今天要跟大家介紹,我是如何存到錢的~!
2019年存款以及投資大約50萬,
想知道細節的人可以回顧上一篇
歷經一年,
目前我的總存款以及投資大約78萬,
這一年內,足足快多存30萬,
預計明年,也是老妹我本人28歲時,
就可以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---100萬,
今天就要來跟大家解析,我是如何辦到的?
甚至比去年規劃31歲提前2年達到第一個目標。
(跟大家報告,今年2022年小妹我29歲,
截至9月,存款已經將近200萬
以烏蘇拉的年紀來說不多,尤其跟工程師比起來,
但是絕對是讓自己更有底氣更安心的數字。)
《step1 開源永遠是最重要的》
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你,
若薪資跟基礎開銷打平,
現實就是,你再怎麼想要存錢恐怕都無法,
因此現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開源,
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開源方式。
A. 跟老闆談升職加薪 :
我在同一間公司4年多,薪資一路從35K上升到50K,
除了盡力做到公司目標外,只要自己值得且拿得出成績單,
那就得懂得跟老闆談判,去爭取應有的薪資福利。
B. 工作本身有業務獎金 :
業績達標,或是達成公司設定的門檻後,
就可以獲得額外獎金,
去年獲得的額外獎金金額超過50,000NTD。
C. 時機成熟後,跳槽 :
每個行業都有所謂的薪資門檻上限,
在我了解到我的職務內容,
跟行業薪資門檻上限後,
毅然決然決議要跳槽+轉換跑道,
跳槽後,
除了可以為自己累積想要具備的職能外,
更重要的是薪資又可以再談高,
目前老妹我的月薪也已經突破了50K。
(跟大家報告,小妹我從兩年前跳槽後,目前單月薪資也超過70K)
D. 經營聯盟行銷 : (改天詳細介紹)
我利用部落格,撰寫文章分享購買體驗,
一旦有人因為我的推薦,
完成購買或是留下個人資訊,
我就可以從中得到分潤佣金,
我的部落格從去日均流量50人次,
到今年成長到日均流量570人次,
期間成長快要高達12倍,收入不高,
只有獲得3,000NTD的業外收入,
但我相信部落格的累積性,
之後這部分的收入也會逐漸成長。
D. 輕微斜槓
協助父母的店家經營google商家,
製作商家官網,協助日常客服/公告。
google評分平均4.8顆星,
瀏覽/搜尋/活動次數是同業的10倍,
與之交換的是我的醫療險保險費1萬,
又成功省了一筆錢。
E. 經營部落格,用流量換取公關品 :
因為我個人非常重視保養,
一開始撰寫部落格時,
就先立下目標,
希望未來有品牌願意用公關品來做交換,
去年我總計有兩個我喜歡的保養品牌和我合作,
預計也省下了5,000~10,000NTD的保養品費用。
(小妹我全盛時期,幾乎是每個月都有一個合作案,
後來真的沒有太多時間,畢竟本業才是最重要的,
所以近期流量大約在200左右,只挑選自己覺得不錯的保養品合作,
當興趣在經營。)
《step2 儲蓄》
就業後,
我的薪資一路從35K成長到50K以上,
不同階段我的存款方式不一樣,
以下是不同階段的存款方式,
簡單來說就是薪資比較低的時候,
至少要將薪資的1/3儲蓄下來,
隨著薪資拉高,儲蓄的比例反而要往上調。
薪資35K(實領33K) :存1/3 (11K)
薪資40K(實領38K) :存1/2 (15~19K)
薪資50K(實領48K) :存3/5 (29K~32K)
A.薪資35K
當時住在新莊獨立套房,
當時固定存1/3薪水到儲蓄險,
如果當月有多的再另存,
一年可能多存個2~3萬,
如果該年有出國,就會剛好花完額外儲蓄。
B.薪資40K
當時就跟跟家姊一起住在輔大,
一起share一個電梯套房,
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時期,
如果我拚一點可以存到1.9萬/月,
這個時期我儲蓄是趨近薪資的1/2。
C.薪資50K
當時還是跟家姊一起住在輔大,
一起share一個電梯套房,
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時期,
如果我拚一點可以存到2.9萬/月,
這個時期我儲蓄是趨近薪資的3/5。
(雖然現在單月收入變高,但為了節省交通時間,
我也換到離公司更近的地點,所以租金與生活成本變高,
但我也還是盡量維持60%的儲蓄率。)
《step3 》儲蓄緊急預備金
在存下投資用的金錢之前,
最重要的是準備一筆緊急預備金,
以上述的表格舉例,
除去〈其他/儲蓄〉這個項目之外,
就是個人每月的基礎開銷,
以50K來說,我的基礎開銷就是每月30K。
我會建議大家可以跟老妹我一樣,
至少儲蓄6個月以上做為緊急預備金,
(因為被資遣,可以申請失業救濟補助6個月)
以上面的30K來計算,
代表要儲蓄30K*6=180K作為緊急預備金。
而這個緊急預備金必須是「現金」,
保險、基金、股票等投資標的不能算在內,
例如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,很多人突然沒有薪資收入,
或是薪資調降為最低基本薪資/無薪假等,
若是有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,至少有更多的選擇的機會,
可以趁意外發生時,協助自己進修、轉職,或是尋找其他出路。
(說到這邊,烏蘇拉本人剛好去年意外發現身體有直徑8公分的腫瘤,
還要命的長在肝上,所以從檢查,檢測,開刀住院,療養,
前前後後至少花了25萬,當時所有緊急預備金也只是堪堪夠用,
很剛好的是我開刀那陣子是升級三級警戒,
保險業務員也不允許進公司,也無法幫我申請理賠,真的是萬萬沒想到,
幸虧當時身上還有10多萬的緊急預備金,每個月也持續週轉,才夠用。
這次開刀後,也發現醫療險的開刀保額不夠高,又加買了3萬多的保險,
這邊提醒大家,年度保費盡量不要超過年收入的10%,若超過,
負擔會過重。)
《step4 鍛鍊投資的嗅覺》
在緊急預備金足夠前,
建議可以開始每天固定閱讀財經知識,
認識股票/基金/ETF等基本面技術面,
並且開始找到自己的投資心法,
無論是存股、玩波段...等,只有一句建議要送給大家,
「不要去玩自己不了解的金融商品」,
因此在儲蓄緊急預備金的階段,千萬不要心急,
可以在這時好好閱讀相關知識,待銀彈充足時,
就可以更有信心的為自己做投資規劃。
(烏蘇拉本身已經有180多萬的部位在股市中,
在去年的獲利股息與帳面收入超過7%,
用這種方式幫自己加薪,同時看到股票打折時買入,
看到股息匯入帳戶後,就會更加激勵自己要努力賺錢,
同時也會抑制自己亂剁手的壞習慣,現在只要花超過1萬,
就會想,我可以買一張ETF,每年還可以配息5%,
與其拿錢去買貶值的包包,包夠用就好,
拿去買股票比較有機會利用股利再投入投資,
利用複利效應慢慢變富,好奇的朋友可以敲碗,
烏蘇拉可以憑淺見跟大家分享,認真上班族可以參考的投資策略,
不必每天盯盤,可以安心睡好的那種,
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是慢慢變富不是一夜暴富...
說真的短期見效、一夜暴富,這種十之八九都是詐騙,
大家要小心內!)
如果想要follow Ursula新文章,
歡迎大家按讚我的粉絲專頁,追蹤更多熱騰騰的資訊!
其他理財知識好文章:
【Ursula の單身日誌】為什麼要學理財? 理財入門的重要觀念整理。
【Ursula の單身日誌】iMarket 儲蓄險市集,讓你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儲蓄險方案。
【CitiBank】花旗現金回饋PLUS卡2020年度優惠(2020/9/2更新)
【Ursula の單身日誌】HSBC匯豐信用卡2020年度優惠(2020/7/12更新)
【ursulaの單身日誌】新鮮人必看 - 怎麼查詢有沒有被老闆吃豆腐?勞退、勞保是什麼?
【Ursula の單身日誌】怎麼樣克制自己購物的慾望? 避免不必要的屯積(保養品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