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都講00後(或是Z世代),
近期跟前同事(還有前同事的實習生們)唱歌,
就深深感覺到,自己真的是一個年近30的老妹,
在我這個年紀的女性友人們,
開始面臨到幾個重大抉擇:
*是不是要結婚?
*要不要為了生小孩,放棄職場的一切?
*發現領死薪水,永遠達不到財富自由,
是不是要斜槓?或是創業?
*抑或是最近疫情,可能面臨到職涯的最大危機。
我身邊的同齡朋友,開咖啡店的不少,
做微商的也不稀奇,創業開網店的人更是多更多。
所以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Ursula最熟悉的產業,
那就是「電商」,也因了解,才知水深,
因此這篇是分享給所有網路創業的大家。
如果你正要創業,
選擇的又是電商,這本書我強推你一定要看過,
好歹幫自己做創業健檢。
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書就是:
「為何只有5%的人網路開店賺錢」
作者是「許景泰」,最後會附上購買指引,
還有他本人的Youtube頻道給各位。
「為何只有5%的人網路開店賺錢」
一書是2014年初版的,一直到2020的現在,
我還是認為他是電商書籍裏,
少數具備滿滿的乾貨,
坦白說這本書我看了幾章後,
就覺得因為太多乾貨很難一次看完,
因此這本書我會花好幾篇文章做推薦。
快速進入到我們的主題,
營運電商的成本,
以及你意想不到的隱藏成本。
我身邊太多人,
誤以為搞定產品後就萬事大吉,
除了固定成本,卻忽略了「顧客說服成本」。
什麼是「顧客說服成本」?
簡單來說,
就是說服客戶買單你的商品需要支出的成本,
這個成本不是商品本身的製造成本,
或是開店平台費用等固定成本,
而是用戶與你的品牌第一次接觸,
再到用戶信任你的品牌,
甚至願意第一次付費體驗你的商品,
這中間的成本(建立信任/信賴感)
就是所謂的客戶說服成本。
我知道這樣的講法略為模糊,
我們先來聊聊「新客獲取成本」,
我個人常常會把這個成本講成「credit」,
而「credit」來自於什麼?
一個是品牌本身好到讓顧客願意口碑宣傳?
有不少我關注的網紅都有推薦嗎?
這個品牌在ptt/Dcard/IG/社團ㄡ...etc.討論度很高?
品牌理念(故事/風格)與我match?
正面評價比例高達8成,且有足夠內容?
是否有素人真實評價,且有正面評價?
初次購買價格有吸引力?
假定你的品牌大家都知道,
在市場累積的「credit」足夠,
基本你的品牌獲取新客成本是低的。
那如果你是草創的品牌,
創辦人本身也不是知名網路紅人,
那你的品牌就等於需要從零開始累積「credit」,
我個人的經驗是,如果是草創品牌,
新客的廣告成本可能要抓到50%以上,
意思商品價格為1000NTD,
那廣告投入成本可能高於500NTD,
尤其是保養品、保健品、價格偏貴的產品,
上述,都是用戶對於「credit」會特別在意的品類。
那創業者們,
對於「顧客說服成本」、「客戶獲取成本」,
需要具備什麼心理準備?
1. 用戶是否願意花10分種了解你的產品?
如果用戶不願意在你的場域(網站/訊息)停留,
那就更不可能買單了,
因此建議優化你跟消費者溝通的方式,
無論是官網、粉專還是其他渠道,
盡可能讓用戶願意留下盡可能了解你的品牌。
2.消費者比你想像的更沒有忠誠度。
即便你成功讓消費者體驗你的產品,
但他總是會將你的產品跟他牌比較,
如果服務與體驗沒有差異化,
或是產品取代性高,消費者隨時會變心。
3. 吸睛難,讓用戶黏著更難
客戶初次購買的體驗至關重要,
因為這決定了他會不會覆購,
能不能成為你營收的穩定來源。
假定你已經具備了心理準備,
那下一步就要很冷靜地計算以下數字。
1. 服務一名客戶的成本
是很複雜的計算,
先大略列出幾項必要了解的指標給各位。
*廣告購買成本
CPC(一次點擊的花費)
CPM(千次曝光的花費)
*用戶從廣告到你的網站機率
CTR(點擊率)
*用戶只瀏覽一頁就離開的機率
1-Bounce rate(跳出率)
*進入到網站中特定網頁離開的機率
Exit Rate(離開率)
*用戶進入網站後,成交的比例
Conversion Rate(提袋率/轉換率)
2.一名顧客的終身價值。
Lifetime Value(LTV),
又被稱為Customer Lifetime Value(CLTV/CLV)。
我個人的公式如下
LTV=均單價x每月消費次數x一年購買的頻次x平均活躍期
例如用戶平均購買1000NTD
平均每兩月消費1次(一年購買6次)
忠實顧客平均購買年數為5年
LTV =1000*6*5=30,000
3.新客成本。
草創初期建議建議抓50%以上。
4.舊客喚回成本。
舊客戶也需要提醒,
他們才會回來,以免忘記我們的品牌,
建議初抓新客成本的1/3~1/5。
下次再來分享,我個人認為的解法,趴兔來跟大家分享,
烏蘇拉覺得不錯的案例!
想買電子書 : 點我去看,輸入"許景泰"就可以找到作者本人的許多書籍
想買實體書 : 點我去看
YOUTUBE頻道:點我去看